无私奉献立足骨干,奋进团队争创辉煌
——记会计与审计教学团队
2012年,会计与审计专业在校37个班近1500人,是我院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在专业建设、教学、外聘教师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等工作中,其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近两年,我院师生都在全心全意为骨干院校建设贡献力量,而会计与审计团队中7的名老师更是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务实,用默默无闻谱写着奉献,在教学科研方面也是战功卓著,共出版教材15本、论文29篇、科研课题20个。
虽然团队带头人不要求坐班,但在办公室总能看到杜国用老师工作的身影。制定专业群建设方案、编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锦绣人生(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测试会计软件、指导学生技能大赛、整理骨干院校建设材料,填报人才培养评估数据平台信息等等,这一切都留下了杜老师的汗水和付出。作为一名专业带头人,他知道骨干院校建设给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而专业建设又是骨干院校建设的关键,所以,他常常是白天备课上课,晚上加班整理骨干院校建设材料。会计与审计专业是全院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其教学、外聘教师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等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杜老师勇于担当,带领团队全体教师辛勤工作着。他自己承担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课程授课任务,周学时达到20学时。同事们提起杜老师的工作,他一句“这是应该做的”便轻描而过。其实,对于杜老师来讲,浓墨重描的是对父母、妻子和女儿的愧疚,由于工作,对家里照顾得很少。
赵威老师身体不好,仍承担着周12学时的教学任务,又负责学院目标管理工作资料整理。技能大赛是衡量骨干院校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代表着一所学院学生的技能水平。作为技能大赛辅导老师,她与杜老师合作,利用每天晚上和周末时间辅导参赛学生。可在比赛前的一周,赵老师由于得了急性感冒,早上眩晕,起不来床,打了三天点滴后,她又继续投入了大赛的辅导工作。当捧着全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大赛二等奖、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两个奖杯时,她开心地笑了。
李福荣老师作为团队的老教师,积极分担着团队的教学工作,还承担省级重点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会计职业认知》和《企业会计核算》两门课程的课改工作,课程改革方案的制定、课程改革教材的编写,常常使她工作到深夜。由于工作,甚至在新加坡上学的女儿放假回国的那几天,也无暇顾及。对于工作,李老师是称职的,但对于女儿,她是“不称职”的妈妈。石倩老师属于学院双肩挑教师,不仅负责学院综合办的日常工作,还承担着教学任务。期末试卷批阅的工作量大,是她主动帮助其他教师流水判卷;专业考试科目多,是她帮助团队检阅试卷。每当老师们外出学习培训后,又是她忙碌的时间,整理票据、填写报销单、签字等等一连串的报销工作是她为大家忙前跑后。付琳老师孩子只有三岁,母亲和婆婆身体也都不是很好,丈夫工作总出差,家里孩子是她一个人带。床上是熟睡的孩子,桌上是授课的教材,那是她工作回放的影像。曲晶老师,每年都要联系珠算协会组织学生珠算定级考试,千余名学生的报名,千余名学生的考试,工作复杂、繁琐,但每年定级考试工作却是那么井然有序。刘艳红老师担任着辅导员工作,又承担着教学任务。学院优秀的辅导员、学生喜爱的老师是对她的激励,又是她继续工作的动力。
累了,笑一笑;委屈了,笑一笑;取得成绩了,还是笑一笑。每个老师怀着一颗平常的心,怀着一颗奉献的心,辛勤地工作在教学一线,默默无语地工作在教学一线,务实着、奋进着,为学院的骨干院校建设无私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会计与审计教学团队。
作者:王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