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部职成司高职高专处范唯处长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发掘高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该文作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一书的序言,品味起来很有深意,指明了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方向。
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在我国突飞猛进,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观念和认识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值得办学者深思的是,通过“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甚至更长时间的改革和发展,未来的高等职业学校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才能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和生命力?高等职业学校作为新兴的大学,其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有的还在研究和探讨,但是,对于办学者和管理者来说,有一些教育理念必须厘清,坚持,恪守——因为这关系到国家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更关系到每个学子和家庭的未来。
学校如果不育人肯定不是学校 高技能人才同样需要文化知识
高等职业学校不能忘记自己的首要功能是育人,这是学校区别于研究机构、企业、培训机构的根本原因。学校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以及形形色色的存在方式,但最本质的教书育人不能忘记。如果学校诚如某些媒体报道描述,只是把学生集中起来再倒卖出去,看不出怎样承担了育人职责,那么也就与职业中介无异了。如果学校不育人,那它一定不是真正的学校,学校一定要育人,学校放弃什么也不能放弃育人。学校的根本目的首先是要实现教育的目的,这也是学校之崇高,教育之伟大所在。这也是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期盼,是对教育改革的要求,对职业学校未来发展的强烈呼声。
目前,高等职业学校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也有的说是高技能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等等。我们不必被名词、概念所纠结。在我看来,与技能型人才相比,从教育这个角度来谈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时候,理论界无论有多少种解释、定义,都一定会包含育人的概念,高端除了表明所培养人才的技术技能高超以外,这些人还应该处于行业地位的高端,不但地位高,而且收入应该高,并且一定要有文化知识的积淀,诚信的人格品质,积极的职业态度,正确的做事方法,这才能体现出育人的根本。
坚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学生一毕业就要能上岗
高等职业学校另一个特性是经济性。它是职业教育的普遍和基本特征,也是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职业院校办学和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高等职业学校没有经济性,我们就很难再称之为职业教育。
在当下,学校设置专业的逻辑起点就是要考虑它的经济、社会需要和产业需要,培养的人也要考虑就业的需要。毋庸置疑,社会对于不同的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要求有着不同的期望。
我当年从大学毕业时,老师的话到现在我都记得。他说,你毕业后不要觉得你能做什么——其实你什么都做不了,你想做的事,10年以后再说。离开学校以后你要先学习,学习别人如何做,从扫地、端茶、倒水、发传真开始做,一定要先学会做最基层、最基本的事情。
但对高等职业学校却不同,社会期望他们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要求立即能够上岗,而这些一线、基层的岗位恰恰是一些本科学校的毕业生不擅长的,因为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针对这样的岗位要求,没有教过学生要这样干活。
正因为社会对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期望值不同,高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理应适应这种期望,更快地成为产业界的可用人才。也正因为如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一定要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这是学校的经济属性所决定的。
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提供什么 职业教育就是要为老百姓服务
高等职业学校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特征是社会性。高等职业学校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种新兴高校类型,也有学者称其为后现代大学。比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最初是为解决美国二战退伍老兵和大批移民的就业问题而兴起的,它们的特征是社会有什么需要,学校就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服务和人才,比如技能培训、文化补习甚至扫盲。此外,职业院校还应该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服务,因此它应该扎根于产业园区、社区居民中,这也是社会性的突出体现。
大家都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一种终身教育,换句话说,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应该努力提供什么。比如社会有全日制学习的需求,我们就提供培养全日制学生的机会;有非全日制学习的要求,我们就提供非全日制入学的机会;有学历学习的要求,我们就提供学历学习的机会;有不需要学历的短期培训要求,我们就提供短期培训的机会。如果学生能够到学校来学习,我们就在学校给他们提供方便;如果学生需要在社区或者在企业学习,我们就把课程送到企业,把课堂建到企业、建到社区去;甚至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实现个性化的、随时、随地的学习。所以职业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么我们还把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用所谓的适龄青年来概括,就显得非常陈旧了。也许,10年后,高等职业学校在籍注册生的平均年龄会超过30岁。
比如,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建在一个外包产业园区内,无论哪所大学毕业的学生,在入职园区内的企业前必须在这所高职学校培训半年。该校的老师只是辅助教学,真正的老师全部来自企业。还比如,上海行健职业技术学院建在一个居民社区里,学校和社区的建筑融为一体,学校有好几个校门,有学生进出,也有社区大妈大婶进出,学校甚至还为社区年轻家长的孩子准备了小饭桌,由幼教专业对口负责。又比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建在苏州工业园区里,学校设立了大面积的羽毛球场馆,园区企业里大批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经常到学校打羽毛球,结果学校和大批企业通过羽毛球场加深了合作。
高等职业学校要想体现出经济性和社会性,学校就要建在有“气场”的地方,要有人气、企业气、产业气。这样一来,学校才能方便直接提供服务,企业、居民也方便接受服务、享受服务。现在,某些地方的职业教育园区建在“不毛之地”,在一个偏远的地方弄一块地,四周渺无人烟,然后把学校集中搬过去。这样做的优势是地价很便宜,学校校园一下子占好几百亩甚至上千亩地。但学校唯一的邻居就是其他学校,与产业园区、居民社区完全脱钩。这种宁静的校园确实适合朗朗的读书声,但很难实现职业院校融入园区、社区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式的社会性特征。
高职学校培养的人才地缘性很强 学校服务的行业最好是当地支柱产业
每年春节过后,媒体上都有用工荒的报道。用工荒其实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地缘性特征密不可分。
其实,处在人才市场两端的人会经常流动。一个是高端人才,因为他们很国际化,人脉是国际化的人脉,岗位是国际化的岗位,语言是国际化的语言,流动的资本都随身而带。这些人当然容易从这个省流动到那个省,从这个国家流动到那个国家。在他们的脚下,地球是平的。还有一类人是农民工,他们不怕流动,出来要闯生活要挣钱,背起铺盖卷走天下。唯有中等收入人群,新兴主体是高职毕业生和应用本科培养的这类人才,他们最害怕流动。因为他们在地缘上有文化的适应性,有家庭背景以及自己的关系网,他们在下决心“流动”前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已不仅仅是工资待遇、生活成本甚至户口、婚姻等现实问题。他们在出生地接受教育并成长,因此,他们更愿意在本地工作和生活。
比如长春某大企业到成都建厂,号召200人去,两年之内70%的人回到了长春。某外资企业在大连建厂,全国各地招了很多高技能人才,结果每年招的人要流失50%,后来不得不与当地的职业院校寻求人才供给合作。
我们还调研了很多国际性和国内大的企业,当他们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转移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员工,他们本以为全中国的员工都可以到新建的园区去工作。但是错了,企业的高端设计人员和高级工程师、企业高管都可以从全球流动过去,企业最底层的农民工的岗位可以从全国各地聚集过来,但唯有高技能人才很难流动,就是因为他们有地域性的限制和顾虑。
正因为如此,即使你是行业学校,也首先要考虑地缘性问题,就是学校服务的行业最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如果不是的话,学校应尽早考虑转型。最典型的案例是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来是一所煤炭行业的学校——北京煤校,但现在北京煤矿这块业务已经很少了。所以,这所学校成功转型,很快适应了北京经济发展的要求,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示范校,其国家重点专业如机电、通信和工业设计等甚至速录专业,都做得非常好。
也许,10年后,高等职业学校更多的是区域性、社区型的学校,哪怕是行业、企业办的,也会具有非常强的区域性、地缘性特征,也就是说,学校依托的行业在当地要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发展环境、发展前景,最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学生是高职院校最主要的客户 我们要为客户服务
高等职业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市场性,市场性指的是适应适者生存的环境。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市场手段来配置资源。既然有了市场性的特征,就应该更重视客户。学校的客户是谁?有人说是市场。那么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客户是谁?有人说是用人部门、是企业,还有人说是政府。大家很容易忽略最主要的客户——学生。
对于产品来说,我们常用用户的概念。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最希望用户成为回头客,产生口口相传的传播性效果,达到广告的效益。比如一个人要去一家饭馆吃饭,如果他觉得菜肴和服务很好、价格又公道,那他不但自己还会再来,他还会向亲朋好友推荐,这样就会带来新的用户。我们的高职学校也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和理念。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企业, 它觉得学校的学生好、服务好,会跟学校保持很好的联系,持续合作,但企业不会向自己的竞争对手推荐这所学校,让对方也去选拔学生、进行校企合作。而惟有学生这个用户,当他认同、感恩、融入学校以后,不仅会将其终身成长、职业发展与学校相伴,还会向他的同乡、同事、亲朋好友、师弟师妹以及家长,介绍学校、宣传学校,成为学校的活广告,一传十,十传百,这就具有不可阻挡的传播力,并且作为校友还将带来无穷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