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学校教学工作按照“问题导向、深入调研、深刻反思、转型升级”的思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根本任务和学校各项工作安排,以中国特色高水平院校和专业群建设为核心,深化成果导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做好在线教学工作
1.保证在线教学质量。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要求,全面做好线上教学各项工作。细化教学环节设计,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加强在线教学指导,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持续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2.关注重点人群。重点关注高龄教师群体和外聘教师群体,加强培训和指导,强化教学平台应用的熟练性,保证课堂教学效果。重点关注特困生和偏远地区学生,通过资金补助和远程指导等形式,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在线学习遇到的问题。
3.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以在线教学为契机,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强化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将翻转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引入课堂,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扎实推进“双高”建设
1.组织开展国家“双高”建设。同步推进学校建设与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完善建设方案,填报数据平台,起草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以标志性成果为着力点,层层推进任务落实,保证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2.扎实推进省“双高”建设。深入推进省高水平院校建设与省高水平专业建设,结合中期验收期间梳理的成果与不足,加快建设步伐,补足建设差距,做好成果凝炼,准备验收报告,为通过终期审核验收做好充分准备。
三、深化OBE本土化改革
1.全面总结反思。全面梳理和检视OBE改革的经验、做法,开展三回圈检视,从国家社会、行企及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家长校友等项度深入开展调研,以数据为支撑,校验三级核心能力和能力指标,明确未来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
2.扎实推进教法学法改革。加强教师教法学法培训,聘请国(境)内外专家开展系列专题培训,继续进行校内特色培训,深入领会教法学法改革的精神实质,破解OBE改革课程实施层面的难题。
3.深化OBE改革研究。成立OBE实验室,探索与国内知名学校的教学研究团队合作,以实践研究为基础,开展OBE实验项目研究,创新教育理论,凝练研究成果,用于指导教学实践。
4.做实教师队伍建设。创设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校园氛围,以项目为载体,实行学做一体化培训,提升教师队伍总体水平。制订“磨课坊”培训计划,加强对新入校教师的培养培训,分层次分步骤扎实开展指导与训练,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四、推进专业国际认证
1.做好悉尼协议认证。做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7个专业的认证准备工作,完成认证材料编制工作,通过进行校内和校外审核,保证材料质量。以专业国际认证为抓手,引领工科类专业按悉尼协议标准开展建设,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2.探索其他类型专业国际认证。积极探索商科专业和涉农专业开展国际专业认证的路径,借鉴悉尼协议认证标准,引入国际专业建设标准,构建专业建设国际范式,打造品牌特色专业。
五、深化产教融合
1.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巩固校企合作成果,结合专业特色和就业需求,明确校企合作的面向与定位,创新校企合作路径。做好综合实训楼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推进与华为公司等知名企业的合作,打造高水平的校企合作平台。
2.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落实“1+X”证书制度建设要求,调整课程结构,完善教学内容,建设满足育训结合的教学资源,做好教师培训和学生辅导,提高证书的获取率。
六、整体推进教学工作
1.提升科研层次。组建优秀科研团队,精选研究方向和内容,提升课题研究层次。加强校内科研成果遴选工作,集中力量培育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
2.优化教学质量监控办法。结合学校发展变化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完善督导、检查、评估等相关制度和标准,构建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督导工作制度体系。
3.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两校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加快智能校园建设进程,完成模块化数据中心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整体水平。
4.做好图书资源建设。做好综合实训楼多功能阅览大厅建设,构建多功能阅览空间,打造实现智慧服务与智慧管理功能的新型体验区,使图书服务与资源管理向数字化迈进。
5.加强顶岗实习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要求,远程跟踪学生实习状态,在线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设计,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保证学生按期毕业。
6.打造优秀体育竞赛项目。进一步总结并发挥原有体育竞赛项目的优势和特长,找差距、补短板,提升竞赛队的整体实力。完善学生体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做好学生身体素质培养。
七、建立激励考核机制
1.修订奖励办法。修订现有的学生技能大赛相关管理办法、教学成果奖奖励办法等各项奖励制度和奖励办法,催生更多更高层次技能竞赛成果和教学成果,为转型升级提供制度保障。
2.调整教师绩效考核办法。以促进教师发展和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导向,在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基础上,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教师研究类工作量计算办法以及专业技术职务量化考核办法等进行调整,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3.调整目标考核体系。打破原来目标考核体系结构,构建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奖、技能大赛、教师获奖、科研成果、校企合作成果和学生工作成果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引领学校教学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